拿设计大奖试试跨专业组队

  设计师团队     |      2025-06-16 08:54

  当设计竞赛越来越卷,一些“单打独斗”的设计师难免会有些“吃力”,比如评委一贯的风格作品看太多了,早已厌倦“毫无创新的设计”,比如

  但现在跨专业组队成了破局关键,不少小伙伴会专门为参加比赛而报课或者是在网上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进行组队。为的就是能够在各个维度上展现多样化,汲取不同领域的创作灵感和技术,打造更全面且更富有竞争力的作品!

  擅长追问式训练,通过高频次、多维度的逆向逻辑推演,直击学员作品集底层漏洞,学员单项目平均迭代次数下降60%,核心痛点破解率达98%。近3年学员斩获 红点奖、iF、IDA、A’Design金奖、Muse、伦敦设计奖。

  极限效率,将作品集拆解为 9大板块(用户研究/原型开发/技术文档等) ,学员单项目耗时从14周压缩至6周,同步产出 实用新型专利 等学术成果。

  成功指导学生斩获 哥伦比亚大学、帝国理工、新加坡国立大学、悉尼大学、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爱丁堡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ACCD、SCAD、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学院、多伦多大学UofT、麦吉尔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华南理工、皇家墨尔本理工

  指导学生斩获-红点奖、iF、IDA、A Design、Muse、伦敦设计奖、G-CROSS等国际大赛奖

  首先,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带来了更立体的创意视角。例如,在一个关于“未来出行工具”的竞赛中,学工业设计的成员可以提出符合人体工学的结构构想,而学视觉的可能更喜欢塑造具有未来感的视觉语言,如果这两者凑一起,那作品肯定是更全面、更有前瞻性的。

  除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像一些行业内的领先大佬,同样热衷于在团队中汲取不同领域的人才。

  比如乔纳森·艾维(前苹果首席设计官)和马克·纽森(世界顶级品牌的知名设计师)共同创立的世界顶级的设计公司LoveFrom,这个团队里包含了设计师、建筑师、音乐家、电影制作人、作家、工程师和艺术家组成的创意集体。而且服务的客户相当知名:法拉利、爱彼迎、英国皇室、Moncler等等。

  其次,跨专业的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技能互补提升了落地能力。以一个智能家居设备项目为例,产品设计师擅长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交互设计师可以设计直观的界面和动效逻辑,各展所长,这样整个项目就可以高效完成啦!

  最后,灵感碰撞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突破。一次关于“水资源节约”主题的项目中,视觉传达的同学以“拟人化叙事”形式讲述水的周期,这种叙事角度激发了工业设计同学对“自我修复水壶”概念的构思,正是这种跨界脑洞的碰撞往往更容易放出大招~

  综上所述,跨设计专业的小组,不仅在内容上具备深度与广度,而且可以很好的避免短板,把自身专业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如果同学们觉得上述这些案例人物离我们太遥远了,都是企业家和大佬,那么不妨来看看汉艺国际的同学们是如何组队碰撞出火花并顺利拿下大奖和offer的!

  分享一个汉艺国际教育学员L同学的故事,他是央美艺术管理毕业生,因为是游戏忠实爱好者,平时自己在打游戏时会积累一些不错的设定,所以想要跨专业在游戏设计领域“大展拳脚”,恰好他对我国和法国的艺术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就想要去做一款横跨7国文明、涵盖文艺复兴与多国文化传承脉络的作品。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的话对于这个题材来说有点太过于宏观,基础很薄弱,实现起来会有些困难,那几个月他一直处于为了设计某个东西去学习技术,但基于能力有待提升,产出的内容总不太满意,让他自信受挫,差点放弃游戏设计。

  不过在老师的指引下,建议他参加两周冬令营快速做项目,并玩玩游戏《女神异闻录5》这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游戏,多参考一些游戏机制,这瞬间燃起了他的斗志!

  当时小组聚焦的主题是环境保护,探讨海平面上升后,人类新型摩天大楼从过往向上延展走向未来海下探索。

  起初是想通过让玩家扮演解谜主角去找寻故事主线层层闯关,但后来和老师沟通感觉并没有表达出“环境保护”的核心,一举修改为策略经营游戏。

  玩家通过对不同能源的收集使用维持大厦的运营,并在这个过程中对污染、排放有更深的认识。

  在确定好最终核心后,小组内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比如L同学是艺术管理专业毕业,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量,可以为整个游戏丰富背景。同组学游戏设计的同学就比较擅长游戏关卡设计,增强趣味性。学建筑设计的同学,很好的把建筑与游戏融合在一起,使整个作品的游戏建筑造型上更有特点更有合理性……

  通过这次冬令营,L同学可以说是茅塞顿开!开始学会把“观点”以“娱乐”的形式去表达,而不是像背书一样强迫玩家学习。

  后来还把最开始项目的7国文明学习修改为以各国文化为背景,聚焦法国大革命,让玩家在皇室、创意院、定艺院(决定艺术价值)三者盘旋。

  明线是通过任务寻找能让“神”喜欢的藏品,暗线却是皇室对藏品题材的限制,皇权与宗教的博弈,而且还融合了在冬令营小组中学到的建筑设计,在体验游戏的同时也可以沉浸式享法国风光。

  最终L同学不仅成功从艺术管理零基础成功跨专业到游戏设计,拿下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等offer,也成功通过这次小组合作初尝试,拿下不少奖项。

  试问这样多元化的作品!把创新性、实用性、叙事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怎能不爱?